果然,张雪峰出事了
最近,部分地区的高考成绩,已经出炉。不少家长已经着手开始为孩子打听着报志愿的事情。都说人生成功路,志愿第一步。报志愿,相当于是孩子迈入大学门槛前的第二次大考。这是关系孩子未来职业方向的问题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而这几天,一场关于填报志愿的争论,也炒得火热。就在前两天,张雪峰发了一条微博,说:“我离被搞不远了。”随后,又因为压力过大、劳累过度住进了医院。那么又是谁在搞他?1事情的起因是考研指导名师张雪峰的一句发言。一场直播中,高考出分后,一个理科590分的学生,想要报新闻专业。家长来咨询张雪峰的意见,想了解一下这个专业的前景。张雪峰直接急眼了“理科590报新闻?!你会后悔到崩溃的!”“你闭着眼睛摸一个专业,都比新闻好。”“新闻可以当爱好,但不能当职业。”“如果我是家长,我会第一时间把孩子打晕,给他换专业。”而正是这样一番话,引起了重庆大学张小强教授的强烈不满。“他害人不浅、误导公众!”新闻专业并不是张雪峰口中的“天坑专业”。新闻专业“能文能武、就业面非常广”,“可以创业、去互联网大厂、还可以考公、进国企”。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,教授又列举了自己学生的真实案例洋洋洒洒长篇大论,但听下来却又觉得不对——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,大多数却都没有从事相关行业,而是去做了其他的事,那不是恰恰证明,张雪峰所说的才是大实话吗?2随后很快就有人发现,张小强这个新闻学教授,本硕博读的分别是工业设计、自动化、法学,和新闻都没关系,最后却去教新闻从这份履历中,能看出两个信息:一方面,非新闻专业毕业却可以成为新闻系教授,张小强教授自己的人生经历也佐证了张雪峰的观点。另一方面,他一路在学术界顺风顺水扶摇直上,从未真正接触过社会就业面。在我看来,张小强教授的论证完全是一种幸存者偏差。在他的文章中,提到了自己的几个研究生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。来以此证明新闻专业是一个好就业,有前景但是,重庆大学是什么学校?双一流,985,顶尖学府。从这里毕业的研究生会愁找工作吗?能代表大多数一本甚至二本、三本的学生吗?更何况,连张教授自己也说了。他的学生,不是进了吉利、海尔,就是考公考编。看起来工作是不错,但仔细一想,和新闻又有什么关系呢?不恰恰是印证了新闻专业不好找工作,只能和别的专业抢饭碗的观点吗?事实证明,好就业和好专业,就是两码事。而张雪峰一开始就说明了不建议家庭条件普通的孩子报新闻。其核心观点是,不管是新闻,还是其他。穷人家的孩子,好就业,应该是报志愿的第一标准。3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,普通人的大门已经在缩小。对于大多数穷人来说,读书、考上一所好大学、追求职业导向的专业仍然是唯一也是最后的手段。作为一个穷人的孩子,张雪峰自己也从贫困中走了出来。他很清楚,底层试错的成本太高,往往会导致一步一步的错误。因此,他不希望今天的贫困儿童走上与他们那一代人相同的弯路。张雪峰的言论,在教授专家这类精英看来是偏激的。在早些时候,他曾发表类似争议言论:“穷人不要学哲学,吃不饱饭的”。此番言论在当时引起了大批专家的怒斥。但他说的有错吗?现实中,就有985哲学硕士找不到工作只能跑外卖的例子。张雪峰的话,都是穷人的血泪。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取得成功是什么?我想大多数父母都会说,这是为了让他们的孩子比自己活得更好。能够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放松的生活。没有一个极其聪明的头脑,没有一个家庭能够在幕后提供支持。普通孩子过上体面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找一份好工作。如果我们能从一开始就打破信息鸿沟。为什么不选择一个竞争力相对较弱、能够真正学到东西的专业呢?他就像皇帝的新衣里的那个小孩。别人都爱冠冕堂皇,他教你认清现实。话虽残忍难听,却能让人清醒。而这个时代,需要敢说真话的人。在这场争论中,我不能说谁对谁错。但我感觉到一道浓浓的割裂。这是精英阶层和普通人之间的隔阂。不得不说,现在的精英地位太高了。无论他们往哪里看,他们都是精英。所以看不到底层人的悲伤,不了解谋生的艰辛。我不知道一分钱是否真的能难倒英雄汉。这就像是一种新形式的“何不食肉糜”。你说你想找一份好工作,赚更多的钱。他们说你太粗俗了。一个连梦想都没有的人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?他们也许可以畅谈经济艺术,但却无法感同身受普通人的悲欢离合。正如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中所说:”在评估他人之前,重要的是要知道,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和你一样优越的条件除非别人受苦,否则不要总是自己评判别人。“如果有鞋可以穿,谁更愿意光着脚?如果每个人都有选择,谁会不想成为追梦的明星呢?比无知更可怕的是缺乏对他人痛苦的感知。不要鲁莽地评判别人的选择。不要站在高处批评别人的无助。在此之前,你至少应该走下楼梯。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底层,什么是真实的世界。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